選購洗碗機時,烘乾效能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,事前了解才能避免買到不適合的機型。以下是五大必知重點:
一、掌握烘乾原理類型
不同烘乾技術影響效果與能耗:
- 餘溫烘乾(被動式):利用洗滌後的高溫蒸發水分,成本低但耗時長,對密閉餐具效果有限。
- 冷凝烘乾:透過冷水管冷凝蒸汽,需定期清理水槽避免異味,濕度控制較不穩定。
- 熱交換烘乾:機體側壁設置冷水管加速冷凝,烘乾效率比純餘溫式提升。
- 沸石烘乾:利用礦石吸濕放熱原理,烘乾速度快、節能,但機型價格通常較高。
- 風機烘乾(主動式):以風扇強制循環熱風,迅速帶走濕氣,適合需快速使用的需求。
二、重視實際烘乾效果指標
避免只看宣傳詞彙,優先查證第三方實測報告,關注:
- 最終殘留濕度(低於1%為佳)。
- 塑膠餐具烘乾效果(尤其凹槽處)。
- 烘乾程序結束後艙門自動開啟時間(影響靜置乾燥效率)。
三、確認機體內部材質
烘乾效能受內膽材質導熱性影響:
- 全不銹鋼內膽:導熱快、耐高溫,縮短烘乾時間,延長機器壽命。
- 塑膠內膽或混合材質:導熱慢,可能需更長烘乾時間才能達到相同效果。
四、評估碗籃設計與氣流通道
餐具擺放密度與位置會阻礙烘乾:
- 選擇可靈活調整高度的碗籃,確保大餐具有足夠間隙。
- 確認風機位置與氣流走向,碗籃支架是否阻擋風路。
- 測試擺放深碗、長杯後的烘乾死角情況。
五、留意附加功能實用性
針對烘乾相關的特殊功能應評估實際需求:
- 自動開門功能:烘乾後艙門自動彈開導入空氣,大幅提升乾燥效率且節能,注意擺放空間是否足夠。
- 延長烘乾/烘乾加強選項:針對塑膠類餐具或高濕環境提供額外烘乾力。
- 抑菌儲存模式:完成烘乾後間歇送風保持乾燥,適合餐具長時間存放。
綜合以上重點比對,才能精準選出符合使用習慣、真正達到「洗淨即收」需求的洗碗機,避免購入後因烘乾不足需二次擦乾的困擾。